CATEGORY
博雅訊息NYCU LAC
我與通識有蠻長淵源,從通識改革到前瞻跨域人才培育,大半教學生涯都與它相關。當然,每個世代的大學生有不同的通識想像,但最常被問,也最讓我興味的,是「有沒有學到東西」這個說法。
Chat GPT最近火爆了,輝達(NVIDIA)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稱它爲:「人工智慧(AI)的iPhone時刻」。亦即隨着Chat GPT的問世,我們的世界即將像過去的手機一般,被iPhone的推出而掀起一陣再也回不去的驚濤駭浪。
「愚蠢」是帶着強烈批判性的字眼,我個人偏好以「錯置的熱情」來取代之。
關於人的教育,一個天大的好消息是:一個人的自我,包括其個性的傾向與穩定性、才能的類型與開展程度、情緒的覺知與管控、以及各種核心價值觀等等,並不是在個體長大後就固定不變的東西,而是一個不斷演化成長的歷程。
中世紀大學出現之前,歐洲的「教育」基本上是對未來職業或身份的訓練,並且都在私人的場所進行。
毫無疑問,當今複雜的問題,如人口、政治和環境等層出不窮。我們現在所處的時代已要求大學生如何通過支持當地社區和社會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社會做出貢獻,而這樣的探問,也是考驗著現今大學生如何面對不可預測的未來負責
一轉眼,又到了九月開學迎接新生與新學期的時刻,博雅書苑除了協助同學的加退選與學分認證事宜、協助安排老師們開設課程所需要的教室/跨校區教室、遠距教學、教學助理的聘雇等等例行事務。同時即將推出自暑假初便開始精心籌備的「課.城市」新系列課程的宣傳工作也進入緊鑼密鼓的階段
回想個人過去的教學經歷多與經濟專業有關,而近因參與書苑團隊有了開設通識經濟領域課程(亦被多校歸為核心領域或相關向度的範疇)的嘗試,尤其是面向多數非人文社會專業領域的學生